一、2岁宝宝晚睡故事?
寻猫布告
有一天,在一个没有猫的国家里,来了一个外国客人,他送给国王一只可爱的小猫。国王把小猫送给了心爱的女儿娜娜公主。娜那公主别提多喜欢这只小猫了,天天和它在一起玩儿。
可是有一天晚上,小猫突然不见了,公主特别伤心,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整个王宫。国王非常着急,忙派人上街贴《寻猫布告》。布告上写:“公主的小猫丢了,谁捡到送来,就奖励他一万两黄金。小猫的特点是: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第二天一早,就有人带小猫来领奖了。国王高兴极了,穿着拖鞋就跑了过去。可一看就傻眼了,原来这只动物不是猫,而是胡子不少的山羊。
不行,看来第一张布告没把猫的特点写清楚。国王又贴出第二张布告:“小猫的特点是:大眼睛,会上树,还会捉老鼠。”刚过一会儿,又有人来领奖了。国王一看,原来是只猫头鹰。看来这第二张布告还是没有说清楚。国王又贴出了第三张布告,这次干脆画了一幅画,写道:这就是猫。”很快,就有人抬着大铁笼来领奖了,里面的动物和画上的猫一模一样,只是个头大了很多。国王一看,这哪是猫呀,分明是一只大老虎。
娜娜公主一直找不到心爱的猫,不吃不喝,眼睛哭得又红又肿,坐在窗前发呆。忽然,窗外传来一阵熟悉的叫声——“喵!”,原来是小猫站在窗台上叫呢。公主忙跑过去,紧紧地抱住心爱的小猫。国王拍着脑瓜笑着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喵喵”叫才是小猫最大地特点呀!
二、宝宝晚睡有哪些危害?
是会导致宝宝身体出现发育缓慢的情况,宝宝也比较容易出现哭闹,是要及早的进行纠正的,可以在白天的时候让宝宝适当的进行玩耍,减少睡眠的时间,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也可以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也是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也要给宝宝戴上防晒帽,防止出现晒伤皮肤的情况。
三、3岁宝宝晚睡怎么调整?
第一招:把家里提调整成睡眠模式
如果一家人都晚睡,电视声和谈话声此起彼伏,那你就不能怪宝宝不按时睡觉了。因为孩子们几乎都是小机灵,生性好动,很多时候即使感觉有困意也会坚持玩耍,更何况大人们都还不睡觉,让孩子感觉还没到睡觉时间。建议家长到了睡觉时间,要给孩子营造一种睡觉的氛围,包括灯光调暗,关闭电视机,大人不再高谈阔论,甚至需要一起入睡,让孩子感觉睡觉的时间到了。
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些睡觉的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洗脚、整理床铺等工作,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让他们知道该睡觉了。
第二招:睡觉前一小时避免大脑兴奋
很多小朋友到了睡觉时间还玩得很起劲,以至于躺在床上大脑兴奋得睡不着。一般建议家长在孩子上床前一小时不要玩得太疯,不要玩令大脑兴奋的游戏,比如跟孩子玩捉迷藏打闹嬉戏,最好能将孩子的情绪调整为平静模式,比如妈妈可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哼唱儿歌等,有助于孩子培养睡觉情绪,减少入睡所需的时间。
第三招:白天不要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而且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如果孩子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一般学龄前儿童中午睡1-2个小时即可,切忌让孩子睡上三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四、宝宝晚睡会影响长身体吗?
不同月龄宝宝的睡眠时间
不同年龄的宝宝,睡眠需求也不太一样,可以参考下面的图表:
0-1个月宝宝睡眠
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由睡到醒的周期受到了哺乳需求的影响,导致新生儿睡眠的最长连续为2-3个小时,之后必须主动或被动地被吃奶打断。
昼夜节律在大约 6周时开始发展,但要等到他们3-6个月大时,大部分婴儿才会形成规律的睡-醒周期。因此,新生儿睡眠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法定时!
在睡觉过程中,他们的肢体活动仍然频繁,会伸展四肢,嘴唇吮吸,有时眼睛半睁半闭。基于上述特点,对待新生儿,如果你已经尝试了30分钟的哄睡并且失败的话,可以转身尝试一些其他的安抚活动(例如洗澡、推车出去溜、坐摇篮等),之后再尝试安排入睡。
新生儿的自我安抚能力很有限,此阶段不用以引导宝宝学会自己入睡为目标。哄睡着了再放床十分正常,甚至有时是必须的,妈妈们不必因此过分焦虑。这个月龄的小baby,每天的入睡时间都在变化,暂时还没有规律可言。因此不要强行地幻想帮助宝宝建立规律!
满月宝宝睡眠
这个阶段,宝宝一次入睡的时间明显延长,有的宝宝能够达到2-3小时,同时,宝宝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妈妈体内的激素会重新调整时间来适应宝宝的生活规律,而配方奶喂养的宝宝睡眠时间则会更久一点,因为配方奶在胃里停留的时间会更长一点,更不容易饿,不过,建议妈妈在条件允许的可能下,尽量母乳喂养,对宝宝更好哦!
2-3个月宝宝睡眠
宝宝已经能够自主入睡,生活也有了一定的规律,宝宝的睡眠时间也减少的到每天平均16-18小时,且大部分睡眠时间在晚上,虽然白天也仍旧需要补上3-4觉才行,但是已经能够很好的清醒着在白天玩。
这个阶段的宝宝并不能够在夜间一觉睡到天亮,大部分都还需要夜间喂奶。
4-5个月宝宝睡眠
宝宝平均的睡眠时间为每天15-16个小时,白天会睡2-3觉,每次1-3小时,这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宝宝接下来就能够白天有规律的睡2次了。
当宝宝白天只睡两次觉的时候,那就代表着夜间睡眠时间会更长,睡眠中宝宝还会稍稍翻一下身,或者在小床里挪来挪去。
6-8个月宝宝睡眠
宝宝平均每天入睡大约12小时,通常白天上下午各一次小睡,每次约1-2小时。宝宝的入睡时间也会提前,夜间入睡时间预计在9点左右。
大多数的宝宝能够夜间一次睡到天亮,而且不再需要夜间喂奶,妈妈会更省心。
9-12个月宝宝睡眠
宝宝通常夜间入睡11-12个小时,白天睡两觉,上下午小觉通常睡1-2小时,夜间入睡提前到7-8点。当孩子生病时,会睡的更久。宝宝逐渐形成昼夜节律,连续睡眠能力增强。
这个阶段,宝宝会爬了,很快也能学会如何站立,还能够从小床上下来,这时候,妈妈就需要注意宝宝的安全。如果宝宝习惯了在妈妈怀抱中入睡,是继续迁就还是开始改变,就看妈妈自己的意愿了。
13-36个月宝宝睡眠
宝宝1岁以后,每天会睡10-12个小时,白天小觉两次,每次1-2小时。宝宝下午入睡的小觉时间会稍微短一点,醒来后会自己玩一会,这个因人而异。
大部分宝宝会在15-18个月中,由原来的白天睡两觉并为睡一觉。但也有部分宝宝仍然维持原本睡两觉的作息。对于仍然保持2觉的宝宝,入睡时间应该略微推后,比如在晚间7:30-8:00左右。
而当宝宝处于2觉并1觉的并觉期,他有时候会一天睡2觉,有时候会一天睡1觉。这样的情况通常会持续数周。2觉并1觉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有时候这种“有些天2觉,有些天1觉”的日子会持续数周。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某天睡了1个小觉的话,那么应该提前夜觉入睡时间到夜晚6:30-7:30左右。
等你的宝宝比较稳固的开始了1觉的作息后,届时可以考虑再把夜觉入睡时间往后推。1觉的作息维持的时间很长,到了2-3岁,仍然还会在下午睡一个2小时左右的小觉,这时候可不能再规定宝宝的夜间入睡时间还是7点了,如果下午觉起来的晚,有时候甚至可以推迟到9点入睡。
宝宝进入并觉期,晚上入睡时间随年龄增长改变。
晚睡会影响生长发育吗?
我们经常听到“晚睡会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这种说法,但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入睡时间被定义为“晚睡”。
我们通常认为的晚睡,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综合考虑宝宝年龄及白天作息安排。
通常来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夜间的就寝时间集中在这几个时间段:
- 1岁以内的宝宝在18:30-20:30 之间
- 1~2 岁的宝宝在19:30-21:00 之间
- 2~3 岁的宝宝在20:00-21:30 之间
如果宝宝晚上的睡着的时间,晚于他所处月龄的常见时间段,我们就会认为孩子属于晚睡了。
其次,生长激素也不是在某个固定时间才分泌的。
生长激素会在全天 24 小时之内,呈周期性脉冲式分泌,脉冲式分泌就是说:它会在短时间增加,然后又恢复到正常的分泌水平。
而大量证据表明,它的分泌高峰期,与深睡眠阶段紧密相关。
深睡眠会在我们成功入睡后开始出现,科研人员通过 Beta 脑电波的强度来评估是否处于深睡眠。
上面的图1表示了 Beta 脑电波(即深睡眠阶段)在入睡后的变化规律,图2表示了生长激素分泌率在入睡后的变化。
对比后就会发现: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基本是和深睡眠同步出现的。
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睡眠持续的时长与生长激素分泌也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深睡眠持续的时间越长,获得生长激素分泌量就越多。
国外的另一个研究证据也进一步证明了: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与钟表时刻无。
当参加实验人员的就寝时间被提前或者延后 3 小时,他们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也会相应的提前或者延后 3 小时。
可见,生长激素的分泌时间和强度,都跟入睡时间没有密切联系,“晚睡”本身也不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家长也就不必过度担心晚睡影响生长发育,只要宝宝睡得好,即便比别人家孩子睡的晚,那么他体内的生长激素也只是比别人晚一点开始分泌而已。
五、宝宝晚睡发朋友圈的句子?
今天晚上注定无眠夜,小宝宝咋滴啦,一晚上不睡觉,时不时地大哭一场,哄的精疲力尽,快崩溃了!
六、两岁宝宝晚睡有什么不好?
幼儿睡觉的时间有的时候是不定时的,有的时候睡的可能是比较早,有的可能是比较晚,如果有兴趣玩的话,可能就会睡的晚的,早睡与晚睡,都是幼儿自己调理的,如果幼儿不想睡,大人就得陪着,不能强行的,那样会适得其反,不会有好的效果。
七、一岁半宝宝晚睡怎么办?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习惯,这个习惯主要靠纠正,家长需要点耐心。
我们家孩子也经历过日夜颠倒的日子,持续了好几个月,特别是夏天,到冬天就好了多了。
晚睡有两个特征,一个是睡觉时间不长,6点睡,晚上十点醒,大人们要睡觉时,他醒了。还有一种是晚上一直睡不踏实,烦躁不安,手舞足蹈,又哭又闹的。
第一种是要调整作息规律,白天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环境,让孩子兴奋,午睡时间可以长点,室内尽量保持昏暗宁静的状态,盖被子或调整睡姿时,动作可以大些,不要轻手轻脚,接触孩子身体时要有紧贴感,触碰式反而会引起孩子的警觉而醒来。晚上八点到九点之间做好喂食,擦拭后,跟孩子做一些亲昵的动作后准时安排睡觉,保持午睡的状态,持之以恒,半年不到就一定会养好孩子的睡觉习惯。
第二种最有可能是孩子感觉不舒服,一、吃多肚胀气。二、燥热皮肤痒。三、身体受束缚。四、精神受刺激。也不排除孩子生病的可能。针对以上情况,分别用多餐少食助消化,洗澡润肤看屁眼,按摩锻炼多活动,衣着宽松剪指甲,柔和音乐催睡眠,父母抱抱再亲亲,肌肤接触增感情。
幼小的孩子,对这个世界还是陌生的,需要父母家人的疼爱,这时候还没到大人狼性教育阶段,其实狼也是有感情温存的一面。
八、一岁宝宝晚睡觉需要开灯睡觉么?
睡觉时最好不要开灯,长期在灯光下睡眠的孩子不仅睡眠质量差,还会成倍增加患近视的几率。
大家都知道,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对长身高很有帮助。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16-20个小时,婴幼儿每天的睡眠时间要保证10至14小时,青少年每天最好要有9至10小时的睡眠时间,而且最好在晚上10点前就寝。具体该如何保证孩子拥有充足而又优质的睡眠呢?“孩子睡觉时尽量不要开灯,这是一个常常被家长忽略的问题,”“尤其是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很多妈妈为了夜里起来喂奶方便,会让孩子在开着灯的房间里睡觉,这其实是很不好的。”
因为任何人工光源都会产生一种很微妙的光压力,这种光压力的长期存在,会使人、尤其是婴幼儿表现得骚动不安、情绪不宁,以致难以成眠,睡眠质量不好。
专家介绍,让婴幼儿长久在灯光下睡觉,会使宝宝们每次的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深度也会变浅,而且很容易惊醒,显然这样的睡眠质量,对孩子的骨骼生长非常不利。另外,长久在灯光下睡眠,还会影响孩子的眼部网状激活系统,对孩子的视力发育不利。因为持续不断的光线刺激对眼睛伤害很大,眼球和睫状肌便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这对于婴幼儿们来说,极易造成视网膜的损害,影响其视力的正常发育。
九、一岁半的宝宝晚睡前吃一个蛋黄可以吗?
孩子睡觉之前尽量不要给孩子吃蛋黄,可以在早上或者中午的时候给孩子吃蛋黄,因为鸡蛋不容易消化,孩子的年龄比较小,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如果在孩子晚上睡觉前给孩子吃鸡蛋,可能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可以在早上的时候把鸡蛋做成鸡蛋羹,或者是蒸鸡蛋给孩子吃。
十、4岁宝宝晚上晚睡好吗?
宝宝晚睡对身体危害很大。
1、睡眠时间不足,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生活,使身体处于疲惫状态,长此以往,会使宝宝的身体生长发育缓慢。
2、长不高,体重下降。人体只有在深睡眠时,脑垂体才会分泌生长激素,刺激生长发育。所以晚睡会减少甚至错过深睡眠的时间,使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孩子身材瘦小。
3、长时间晚睡使孩子的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尤其在换季时容易感冒。所以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而且在睡眠的时候一定要维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避免噪音刺激,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