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动脉阻力的正常值?
子宫动脉阻力正常值小于3.0。脐带血管的动静脉血流速度比值,主要与血管的发育有关,值越大越好。当数值增加时,说明胎盘的血供相对较差。要注意休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情要好。避免繁重体力劳动,加强营养,注意复查,正常值胎盘血供良好,对中晚期妊娠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对早期妊娠影响不大。
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增高?
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一般通过彩超检验发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增高。建议这段时间1定要密切关注婴儿子宫腔内胎动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是子宫动脉缩窄引起的,不排除有胎儿宫内缺氧缺血的可能。建议注意休息,不用过度紧张,如果胎儿没有缺氧的话问题不大。定期孕检即可。
三、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怎么查?
可以在怀孕前做b超,以便及时发现。如果怀疑身体子宫动脉血流阻力高且怀孕,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死产,这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直接相关。如果你想做检查,你可以通过腹部b超和血常规检查。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可能与慢性盆腔炎有关,可以用中药治疗。
四、子宫动脉阻力高有什么影响?
子宫动脉阻力高就是说血液供应不足血液循环可能不太好,会影响正常的孕育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会造成造发育迟缓或是停止发育的现象,一定要时刻观察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理,饮食上要营养均衡,适量的多做运动,保证睡眠充足。
五、左右子宫动脉正常值是多少?
子宫动脉的正常值一般在0.66左右。这个值如果特别高,那说明胎儿在宫腔内出现了缺氧的情况,可以去医院吸氧半个小时,看一下症状有没有得到改善。怀孕期间注意营养搭配均衡,不要吃生冷硬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腹部保暖,不能着凉,不能做剧烈运动。
六、子宫动脉血流的正常值是多少?
一般情况下,无妊娠时子宫动脉血流量正常值为2.62-0.85,但妊娠期间会稍高。妊娠期子宫动脉血流正常值为2.08~0.43。子宫动脉血流检测是通过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的动态参数。子宫动脉血流正常值为2.62~0.85,妊娠期稍高。孕妇应多注意休息,适当的锻炼,多喝水,注意饮食。
七、子宫腺肌症的备孕方法?
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女性,在怀孕之间要做不孕症方面的排查。可以先用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症,无效后可以使用手术治疗。准备怀孕之前需要进行常规的孕前检查,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环境,避免有辐射的相关医学检查,孕前常规口服叶酸,不要养宠物。
八、备孕查出子宫肌瘤影响怀孕吗?
备孕期间检查出子宫肌瘤有可能会影响怀孕,不过也要看肌瘤的大小,有的比较小,整个孕期基本都没有什么影响,有的肌瘤比较大即使是怀孕以后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最好是先治疗好子宫肌瘤以后再怀孕,以免怀孕过程中出现问题,到时候再治疗就会困难一些。
九、子宫后位备孕有哪些方法?
子宫后位备孕,首先建议使用排卵试纸或者B超监测卵泡的发育与排卵,尽量安排在排卵期同房怀孕几率比较大;其次同房的时候抬高臀部,同房以后多休息半个小时,并且不要急于清洗阴道里面。排卵期可以适当多安排2到3次,这样子可以增加受孕的几率。
十、高龄备孕,怎么调理子宫和卵巢?
因为现代生活的压力、职业、个人选择等因素,很多女性选择延后了生育时间。我们推荐的生育年龄是 25~30 岁。大于 35 岁的孕妈被称为高龄孕妇。
高龄孕妈和年轻孕妈相比,确实面临很多的挑战,但也不要沮丧,因为我们仍然可以采取方法降低风险。那么,高龄生育
主要有哪些风险呢?让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流产风险增高
35 岁以上的孕妈自然流产风险为 25%,40 岁以上的孕妈流产 风险为 35%。
流产风险增加的原因,主要与卵子质量下降、子宫和激素的改变等因素相关。大部分的流产都在孕 6~14 周发生。
应对措施:根据情况,适当进行保胎。孕早期避免剧烈活动, 注意休息。
二、宫外孕的发生率增高
30 岁以内的女性宫外孕的发生率大约为1%。年龄大于 35 岁的女性比 30 岁以内的女性发生宫外孕的概率增加了 4~8 倍。
宫外孕发生率增高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宫外孕 发生的危险因素会累积,比如盆腔感染和输卵管疾病。
应对措施:尽量避免宫腔操作,比如人流;规范治疗盆腔炎; 孕早期 6 周左右做 B 超确定宫内早孕。
三、胎儿畸形的风险增高
30 岁以内的孕妈生出患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概率为 1/959。
35 岁以上的孕妈生出患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概率为 1/338。40 岁以上的孕妈生出患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概率为 1/84。
应对措施:做相应的畸形筛查。孕妈应在怀孕 11~13 周做早唐筛查,在怀孕 12~22 周做无创 DNA 检测或 16~22 周做羊水穿刺。对于大于 35 岁的孕妈,医生推荐做羊水穿刺,因为羊水穿刺准确率更高,且为诊断手段。
四、妊娠期高血压等内科疾病风险增高
年龄在 35岁以上的女性在孕期被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的概率是30 岁女性的 2~4 倍。普通产科人群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 3%~4%,40岁以上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到 5%~10%,50岁以上则高达35%。
应对措施:饮食均衡适量,切忌大补特补;40 岁以上的女性,孕早期要进行补钙,必要时酌情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定期做产检,适当运动。
五、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率增高
40 岁以上的女性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是 20~29 岁女性的 3~6 倍。普通产科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为 3%,40 岁以上的女性该发病率增加到 7%~12%。
应对措施:少吃多餐,均衡适量饮食,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安排合理饮食。如果孕妈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那需要孕妈合理饮食,加强运动。如果孕妈的血糖控制不佳,则建议使用胰岛素。
六、前置胎盘发生率增高、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年龄和产次似乎是前置胎盘(可以理解为胎盘位置很低,容易引起孕期或者分娩时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40 岁以上的初产妇与 20~29 岁的妈妈们相比,前者出现前置胎盘风险的概率是后者的 10 倍。年龄大的孕妈出现早产的概率也会增高。
应对措施:定期产检,根据胎盘位置决定最后的分娩方式(胎盘距离宫颈内口大于 2cm,无其余特殊情况,可以选自己生)。
给高龄孕妈们的建议:
孕前补充叶酸,孕期定期产检。
35 岁以上的高龄孕妈,要在孕 38~39 周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宝宝的生长情况和羊水量,1周进行 2 次产前胎心监测。
做好畸形相关筛查。
孕 28~32 周开始数胎动。
少吃多餐,均衡适量饮食。
孕期适度运动,保持体重正常增长。
大于 40 岁的高龄孕妈如果钙摄入量低(钙的摄入小于每天 600mg),可以在孕早期就开始口服钙(1.5~2g/d),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用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和年轻妈妈相比,高龄孕妈也不是一点儿优势都没有。高龄孕妈思想会更加成熟,经济能力一般也更加稳定。
怀孕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相比于年轻的孕妈,年龄大的孕妈可能会承担更多一点儿的风险。作为医生,我们希望将这些风险降低,也希望每个高龄孕妈都能顺利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