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适合 0-12 个月宝宝的音乐有哪些?

安逸月嫂 2024-12-31 00:19 0 0条评论

一、适合 0-12 个月宝宝的音乐有哪些?

音乐是一种和人的生命关系非常密切的艺术形式,人类对音乐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包括婴幼儿同样如此,鲜明的节奏、动听的曲调会使他们心情舒畅。音乐教育可以开发智力,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发展基本的音乐能力。那么婴幼儿适合听哪些音乐呢?

一、童话音乐器乐曲

柴可夫斯基:《胡桃仙子》

圣桑:《动物狂欢节》

普罗克菲斯基:《彼德和狼》

史真荣:《龟兔赛跑》

二: 中外儿童艺术歌曲

《我爱我的小动物》、《哈巴狗》、《蚂蚁搬豆》、《小猫眯》、《粉刷匠》、《小星星》、《铃儿响叮当》等

三:提升感知力类

维瓦尔第:《春》

李斯特:《树声沙沙》

穆索尔斯基:《鸡雏的舞曲》

四:音乐家为孩子写的乐器乐曲

格里格:《蝴蝶》、《小鸟》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野蜂飞舞》

安德森:《跳圆舞曲的小猫》、《滑雪撬》、《打字机》

贝多芬:《孩子的梦》、《土耳奇进行曲》、《献给爱丽斯》

比才:《儿童游戏曲》、《进行曲——鼓和号》、《摇篮曲》

贺绿丁:(中国)《牧童短笛》、《晚会》、《摇篮曲》

约翰·施特劳斯:《游览列车波尔卡》

黎锦辉:(中国)《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

五:助眠

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耶稣,众人仰望之喜悦》、

贝多芬:《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悲伧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

巴哈:《小步舞曲》

还有一些白噪音特别催眠哦~

音乐有很多种类,我们要根据宝宝的状态播放相应的音乐。比如说在宝宝很清醒的状态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轻快的、比较有节奏感的儿歌,或者是一些悠扬的世界名曲,在音乐中和宝宝说说话聊聊天,宝宝会感觉很开心。

当婴宝宝能站立或者行走后,我们再给他听儿歌时,他就能感知节奏并随着节奏扭动身体了。

婴儿听音乐是一件可以激发脑部发育并且陶冶情操的好事,但凡事都不能过度。

科学研究表明,听音乐不能过度,1-2岁的婴儿听音乐过度,反而会影响正常的语言能力,还会造成性格的孤僻,所以每天让婴儿听歌曲的时间一定不要过长,尽量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哦。

二、0-12 个月宝宝奶瓶怎么选各个阶段?

刚刚出生的宝宝建议使用玻璃奶瓶,因为刚刚出生宝宝抵抗力较差,玻璃奶瓶本身材质因为是玻璃,因此化学特性比较稳定,无论采用什么消毒方式,不会分泌任何对宝宝不良的化学物质。

安全性较好:刚刚出生宝宝,基本都是爸爸妈妈喂哺,因此玻璃奶瓶虽然重量较重,但影响不大;对以能够独立饮食的宝宝,建议可以使用塑料奶瓶,因为耐用,实用性强。如相较玻璃奶瓶,不易破裂。

奶瓶的数量:建议不用材质的各购买两个,一个容量大的,方便在家里喂哺,一个容量小的,便于外出携带目前市场上有宽口径和标准口径两类奶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个人觉得标准口径比较实惠,无论是奶瓶还是以后更换奶嘴,价格都比较低。宽口径,主要的优点是清洗方便。

三、6-12 个月宝宝每天喝水量是多少?水喝多了会影响喝奶量吗?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建议6个月-1岁:每天水总摄入量为900毫升(奶/食物+饮水),其中饮奶量为500~700毫升。剩下的200-400毫升水量包含食物中的水量。

不管是母乳还是配方奶,里面已经包含了水,宝宝可以适当增加奶量也是补充了水分,当宝宝因为腹泻、天气炎热干燥、出汗过多等原因导致缺水的时候则需要引起注意,需要补充饮水。当出现下面症状则有脱水风险,需要引起重视了。

当宝宝出现轻度中度脱水时候,首选口服补液盐,可以避免因为重度脱水而被送往医院输液。而轻、中度脱水的补液盐的量根据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50~75毫升液体,4个小时内补完。

什么时候喝水?

可以在宝宝睡觉醒来、两餐之间、洗澡后、运动玩耍中喝水,宝宝不喜欢可以少量多次喝,切记不要强迫,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导致宝宝更不喜欢喝水。 当然宝宝的胃容量是有限的,过多单独喝水会影响宝宝奶量,其实和成人是一样的,水占据了大部分胃,相应的其他食物摄入就受影响而减少,从而满足不了生长发育的能量需求。所以喝水以不影响奶量为前提,更不能替代喝奶。宝宝胃容量可以参考下图

喝什么水好?

现在各种水层出不穷,矿泉水、弱碱性纯净水、孕婴矿泉水等等,家长总想把最好的给宝宝,实际是宝宝肠胃、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摄入过多的微量元素会加重肠胃、肾脏负担。

对宝宝而言,除了母乳,白开水就是最好的水!当宝宝极不愿意喝水,可以通过奶、粥、汤、蔬菜、水果来补充身体需要的液体。

通常水果中的西瓜、葡萄、橙子、梨,蔬菜中的瓜类、绿叶蔬菜含水量也很高。

但是不要因此而让宝宝喝鲜榨果汁哦!

四、如何科学早教12个月宝宝?12个月宝宝早教指南

宝宝大脑发育特点

12个月宝宝正处在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的宝宝开始逐渐学会走路、说话,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

营养均衡的膳食

膳食对于宝宝的身体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家长应确保宝宝的膳食均衡,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元素。

启发式玩具和游戏

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启发式玩具和游戏对于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非常重要。比如拼图、画板等。

亲子阅读和交流

亲子阅读是培养宝宝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通过和宝宝共读图画书、讲故事等方式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音乐和舞蹈

音乐和舞蹈对宝宝的情感和身体协调能力有很大帮助,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音乐和舞蹈活动与宝宝一起参与。

安全防护和情感交流

宝宝在学步期,安全防护十分重要,家长要创造安全的环境让宝宝自由活动。同时,积极与宝宝进行情感交流,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这些早教方法可以帮助您更科学地促进宝宝的成长。

五、12个月宝宝数学思维训练

12个月宝宝数学思维训练

为什么要在12个月时开始宝宝的数学思维训练?

宝宝的一生中,幼儿期是塑造他们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尽早开始数学思维训练,可以为宝宝的未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和计算的概念,它还包括逻辑思维、问题解决、空间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在12个月时开始宝宝的数学思维训练,正是因为这个时期宝宝开始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开始通过观察、摸索和尝试来认识世界。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宝宝数学思维的黄金期。

如何进行宝宝的数学思维训练?

1. 游戏化教学: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利用玩具、图书、游戏等媒介,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数学活动,如数数游戏、分类游戏、图形拼凑等,激发宝宝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探索环境:

给宝宝提供一个充满挑战和探索的环境,鼓励宝宝主动观察和思考。引导宝宝观察周围的数字、形状、大小等,并和宝宝进行简单的互动。例如,在宝宝周围贴上数字卡片,每天对宝宝进行问答互动,培养宝宝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3. 借助数学玩具:

数学玩具是宝宝数学思维训练的绝佳工具。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数学玩具,如积木、拼图、磁性数字等,让宝宝通过亲手操作和解决问题来学习数学概念。数学玩具既能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提升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4. 利用绘本:

绘本是培养宝宝兴趣和提升数学思维的好帮手。选择富有数学概念的绘本,如涉及计数、排列、比较、图形等内容的绘本,与宝宝一起阅读,让他们通过图画与文字的结合来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思维训练的好处

通过12个月宝宝的数学思维训练,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分析问题、推理判断、寻找解决方法。

2. 加强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训练强调的是宝宝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面对问题时的自信和决策能力。

3. 提升空间认知:数学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宝宝认识和理解空间概念,如大小、形状、位置等。这对他们今后学习几何学和理解地图等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4. 培养数学兴趣:数学思维训练的目的是通过趣味的方式培养宝宝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并培养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5. 奠定数学基础:数学思维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宝宝未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学习更高阶的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结语

在宝宝12个月时开始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是为他们未来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通过游戏化教学、探索环境、数学玩具和绘本等方式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可以提升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并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数学思维训练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数学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宝宝全面发展和未来成功所必须的能力。因此,家长们应抓住这个黄金期,从宝宝12个月时开始注重数学思维训练,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优秀成绩!

六、12个月宝宝手指游戏?

以下是一些适合12个月宝宝的手指游戏:

1. “这是我的小鼻子”:用手指轻轻触摸宝宝的鼻子,并说出“这是我的小鼻子”。重复几次,让宝宝感受到触摸和听到词语之间的关联。

2. “捉迷藏”:把自己的手藏在背后,然后突然出现在宝宝面前,并说出“嘿,我在这里!”。宝宝会感到惊喜,并逐渐理解隐藏和现身的概念。

3. “点点指”:用手指轻轻摁宝宝的手背或手掌,然后说出“点点指”。重复几次,让宝宝体验到触摸和听到词语之间的关联。

4. “拇指跳舞”:把宝宝的手指按下,仿佛在跳舞。可以辅以简单的歌曲或押韵词语,例如“拇指跳上楼,食指跳下楼”。

5. “数数指头”:逐个数宝宝的手指,同时可轻轻按下每个手指并说出数字。

6. “比比胸口”:用手指指向宝宝的胸口,并说出“这是你的胸口”。然后指向自己的胸口,并说出“这是我的胸口”。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7. “弹弹手指”:轻轻按下宝宝的手指,并说出“弹弹手指”,仿佛在玩弹琴的动作。

8. “拇指印画”:把宝宝的手指蘸上无毒的颜料,然后让宝宝在纸上印下自己的拇指印画。

9. “扑克牌折叠”:用自己的手指在宝宝的手指之间轻轻握住一张玩具扑克牌,并慢慢折叠起来。宝宝可以观察到折叠的过程,并尝试用自己的手指来握住扑克牌。

10. “飞吻游戏”:为宝宝亲吻每一个手指,并说出“这是给爸爸的飞吻”,“这是给妈妈的飞吻”等。

以上手指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听觉感知以及认识身体部位等。但请确保游戏过程中保持安全,并使用适合宝宝年龄的玩具和材料。

七、12个月宝宝正确坐姿?

宝宝一般我们都是指三周岁以下的孩子,6个月的宝宝刚开始会做,还需要给宝宝周围放枕头或者是被子固定,才能够坐稳。8个月的宝宝才能自己坐稳。8个月到一岁的宝宝,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腰背挺直,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宝宝脊柱弯曲,但是宝宝太小了,还无法能够完全做到,2~3岁的宝宝坐姿的要求,头要端正,不要低,也不能歪,肩要平,不耸肩,高低相同,上身要挺直,只有从小养成坐姿端正的习惯,才能够避免长大之后出现驼背,脊柱畸形的情况。

八、12个月宝宝枕头高度?

12个月的宝宝枕头在3至4厘米为宜。

根据宝宝发育状况,逐渐调整枕头的高度,枕头的长度与婴儿的肩部同宽,最为适宜枕芯质地应柔软,轻便透气,吸湿性好,可以选择灯心草,蒲绒等作为材料填充,民间常用的荞麦皮也是很好的填充物,也可以将泡过的废茶叶收集起来,晒干作枕芯材料,枕头与头部接触区可尽量做成与头颅后部相似的形状,枕套可选用半新的棉布制作。

九、12个月宝宝怎么教?

多训练宝宝扶着和站着走

  为了达到宝宝独立行车的最终目的,妈妈需要安排一些可以扶靠的东西,如家具、小椅子之类工具的或者爸爸妈妈可以借助学步带、小棍子等等,让宝宝练习扶着迈步,妈妈或者其它成员在宝宝另一个方面呼叫宝宝或者用玩具引导他,鼓励宝宝往前走。待扶着行走越来越稳之后再训练宝宝独立行走。(如何训练宝宝走路)

  独立行走的练习必须建立在能够独立站住、蹲下站起的基本上,并且宝宝在完成这些技能的时候可以保持身体平衡,独立的场所可以安排在草地或者铺着垫子的地板或者硬床上进行,并且要保持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进行训练,不可大声喝斥宝宝。

  2、爬楼梯

  妈妈先将楼梯擦干净,然后铺上地毯,让宝宝坐在离楼梯大概30厘米的地方,在楼梯的第二层放一个宝宝比较感兴趣的玩具,引导宝宝用手脚爬到楼梯处去取玩具,在宝宝顺利的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时,妈妈要记得表扬一下他哦,然后妈妈将玩具再放高一场,让他再继续爬。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宝宝爬沙发或者床。

  (二)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

  12个月大的宝宝除了需要一些大动作技能的训练之外,对于精细动作的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是为宝宝以后的独立打下良好基础。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不仅仅可以让宝宝的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还可以进一步活动到大脑,更好的促进宝宝脑部生长发育。

  1、搭积木

  妈妈可以给宝宝弄两块积木,一个兵乓球,然后教宝宝把一块积木搭在另一块上,再试着把兵乓球搭在第二块积木上,兵乓球总是掉下来,滚走了。然后妈妈这个时候给宝宝再拿一块小积木,让他尝试着继续往上搭,这个小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观察力大及小肌肉动作哦!

十、12个月宝宝的技能?

12个月宝宝生活技能

1、身体运动与控制:宝宝走路时看到地上有喜欢的玩具,会蹲下来玩一会,再起来接着走

2、探索与操作:宝宝能把空饮料瓶盖盖上

3、语言:见到爸爸、妈妈时,宝宝能主动叫“爸爸”和“妈妈”

4、社会适应:宝宝开始模仿大人学做家务吗?如:擦桌子,扫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