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快11个月了怎么断奶?
断奶对婴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婴儿生活中的一大转折。断奶不仅仅是食物品种、喂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断奶对宝宝的心理发育有重要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家将此过程称为第二次母婴分离。婴儿在吸吮乳汁的同时不断地与母亲进行感情交流,获得母爱,这对婴儿身心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断奶方法不得当,不但婴儿心理上难以适应,还会给婴儿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在奶头上涂辣椒、墨汁、红药水、紫药水或黄莲水的断奶方法,是不可取的,会给婴儿心理上带来极大伤害。婴儿也会因此而哭闹、恐惧、不安、或以吸吮手帕、被头及母亲的衣物来获得安慰,甚至形成日后难以纠正的儿童异常行为。
首先,在心理上,父母要把断奶看成是自然过程。当婴儿对母乳以外的食物味道感兴趣的时候,应该用适当的语言诱导和强化,使婴儿受到鼓励和表扬,感到愉快,使婴儿在心理上把断奶当作一个自然过程。同时,家里的其他亲人应有意识的多与婴儿接触,如:带宝宝去公园,接触大自然,开阔眼界,跟宝宝一起做游戏,使宝宝感到身边的人都爱他,都跟他玩,使他高兴,有安全感、信任感。
其次,断奶应该在婴儿1-2岁间完成。先从减少白天喂母乳次数开始,逐渐过度到夜间,可用牛乳或配方奶逐渐取代母乳,最迟2岁应彻底断母乳。但仍需每天给1-2次牛奶。这期间,婴儿从蹒跚学步到自由行走、玩耍,婴儿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兴趣逐渐增加,与母亲的接触时间逐渐减少。有利于断奶。
再次,断奶时,不要让婴儿看到或触摸母亲的乳头。当宝宝看到其他宝宝吃母奶时,要告诉宝宝“你长大了,小宝宝吃妈妈奶,你不吃了”。母亲在断奶期间不应回避,应多和宝宝在一起玩他感兴趣的游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时,父母及家里的亲人一定要帮助安抚宝宝,给宝宝更多的关爱,千万不能急噪,更不能训斥宝宝。在断奶期间,不应母婴分离,这样会给宝宝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另外,一旦断了奶,就不要让婴儿再吃母乳。
断奶时机的选择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但是,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4-6个月后,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适时添加辅食对婴儿生长发育非常重要。辅食的种类和数量也应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而增加。有人做过粗略的统计,在添加辅食的初期,辅食提供的热量约占全部食物提供热量的10%左右;在添加辅食的中期,婴儿8-9个月时,辅食提供的热量约占全部食物热量的一半;在婴儿末期,11-12个月时,辅食提供的热量约占全部食物热量的60%以上,这时给宝宝断母乳已具备了合适的条件。断奶的初期,可在添加辅食的同时,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逐渐过度到完全断奶。如遇到炎热的夏季,突然断奶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引起消化道疾病,可将断奶时间延至凉爽的秋季。另外,宝宝生病时不要断奶,可在病愈后2-3周开始,最迟不超过2岁。
二、宝宝早教会出现什么问题?
早教有利也有弊,早学会让孩子脑子更聪敏,但是也让孩子产生一种必须学的概念,从而对学习缺乏兴趣,不利于性格方面的养成。
三、早教,早教产品,早教方法
早教产品有很多,早教又这么重要,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宝宝的早教产品,确实另家长头疼。下面给各位年轻的爸爸妈妈提供点思路,说说我是如何选择早教产品的,希望对年轻的爸爸妈妈有所帮助。首先,要选择健康的早教产品。宝宝爱咬东西,为了宝宝的安全,选择早教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大品牌,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其次,要根据宝宝特点,选择宝宝感兴趣的早教产品。如,宝宝从出生三四个月开始就对色彩有了感受力,对鲜艳的颜色比较敏感,年轻的爸爸、妈妈要抓住最早时期用较好的方法帮助宝宝认识颜色,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早教卡片;宝宝一周半以后,语言表达能开始逐渐增强,越来越喜欢说,喜欢听故事,听音乐,喜欢有表现力的活动,早教卡片就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了,不妨换其他更高级的早教产品。大家方便的时候可以到这个博客了解、交流更多和早教相关的话题:
四、母婴育儿早教内容
以下是关于母婴育儿早教的系统化内容,涵盖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和实用建议,帮助家长科学育儿:
一、0-1岁早期发展核心
1. 0-3个月
感官刺激:黑白卡视觉追踪、摇铃听觉训练
大动作:俯卧抬头练习(每次1-2分钟,每日3-4次)
情感联结:肌肤接触、及时回应哭声
2. 4-6个月
抓握能力:提供不同质地的抓握玩具(硅胶、布艺)
语言启蒙:夸张嘴型发bama等音节
翻身训练:用玩具引导侧翻,注意安全防护
3. 7-12个月
爬行准备:毛巾垫腹辅助爬行,设置障碍路线
精细动作:投币盒、撕不织布游戏
认知发展:躲猫猫游戏理解客体永存性
二、1-3岁关键能力培养
1. 运动发展
12-18个月:推拉玩具辅助行走,斜坡上下练习
2岁+:双脚跳障碍物(高度5cm起),平衡木行走
2. 语言爆发期
词汇扩展:命名游戏(这是红色的苹果)
句子构建:扩展孩子短语(孩:车车→家长:对,蓝色的大卡车)
绘本技巧:指读+提问(小熊为什么哭?)
3. 社交启蒙
平行游戏:安排2-3人共享空间玩耍
情绪认知:制作表情卡片配对游戏
三、早教游戏精选
1. 感官盆(12m+)
材料:塑料盒+芸豆/彩色米+小动物模型
发展目标:触觉体验、想象性游戏
2. 彩虹分类(24m+)
制作:纸板画彩虹,彩色夹子对应颜色
进阶:加入数量匹配(红色夹2个,黄色夹3个)
3. 科学小实验(36m+)
火山喷发:小苏打+白醋+食用色素
延伸提问:为什么会有泡泡?
四、家长必修技巧
1. 正面管教
具体表扬:谢谢你等妈妈说完话再提问
选择式指令:先刷牙还是先换睡衣?
2. 环境创设
阅读角:矮书架+地垫,书籍封面朝外展示
艺术区:可水洗颜料+大张牛皮纸(6080cm)
3. 电子产品管理
2岁以下:避免视频通话外的屏幕时间
2-5岁:每日≤1小时,优先选择互动型APP(如Khan Academy Kids)
五、安全警示
睡眠安全:1岁前婴儿床应裸睡,室温保持20-23℃
辅食添加:新食物连续尝试3天观察过敏反应
防窒息:避免直径<3cm的小物件(硬币、纽电池)
六、推荐资源
1. 工具类:CDC里程碑检查表(手机APP)
2. 绘本类:
《脸,脸,各种各样的脸》(0-1岁)
《小金鱼逃走了》(1-2岁)
《妈妈,买绿豆!》(2-3岁)
建议定期记录孩子发展情况,如发现以下情况建议专业评估:
18个月无有意识发音
24个月不会双脚跳
36个月不能完成3步指令
育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家长应保持适度期待,在游戏中自然融入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