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奶频繁、小睡短,这是很多妈妈都会碰到的问题,如果你家宝宝不到4个月,那么恭喜你,只要稍作调整,宝宝很容易会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但是如果宝宝已经超过6个月甚至更多,那么调整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精力和耐心的。
想要改变宝宝吃奶频繁、小睡短的习惯,我们需要做到:
一、规律饮食,确保饿了再吃,每顿吃饱。
随着宝宝渐渐长大,会因为各种原因,吃奶除了喂饱肚子,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寻求安慰。
宝宝饿了,吃奶;哭了哄不住,喂奶;闹觉,还是喂奶;早睡醒了,妈妈还要睡懒觉,继续喂奶;尤其晚上,宝宝哭了,妈妈因为自己太累或不想吵醒其他人,不管什么原因,先上“胸器”,久而久之,宝宝会造成奶睡,夜奶频繁等恶习。
如果你的宝宝夜奶十分频繁,很多次不是因为饥饿的需求,或者夜奶已经造成慢慢过度疲劳,这些夜奶是需要改变的,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慢慢纠正:
1.如果宝宝哭了,先排查一下,宝宝是因为什么原因哭的,不要图方便喂奶了事。
2.白天尽量固定喂奶的时间,并且保证每次吃奶一次吃饱。
3.夜奶频繁,可以采用激烈法一步到位,就是一顿吃饱后,待下一顿喂奶时再吃,但这个方法比较惨烈,不容易被接受,那么可以采用缓和的方法,比如可以把不是因为饥饿的喂奶换用开水喂,比如延迟响应,每次需要吃奶的时间延长半小时、一小时....直至彻底断掉。
二、规律睡眠,形成固定的睡眠程序。
跟喂奶一样,宝宝的睡眠也应该是有规律的。大概从4个月开始,宝宝白天的睡眠会慢慢形成规律,包括上午觉、午觉和傍晚觉。
小宝宝的睡眠周期比较短,一般30-45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入睡的方式是抱睡、奶睡、摇睡,一个睡眠周期过去,宝宝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周围没有香喷喷的奶,没有微暖的怀抱,会崩溃大哭的。
如果宝宝就是以自己安静的躺在床上的方式入睡,那么一个睡眠周期过去,亿,环境没变,那么宝宝可能会眨巴眨巴眼睛、干嚎及时,或者翻个身,继续入睡。
所以,每次宝宝入睡,我们应该有一整套睡眠程序,比如换睡袋、吃奶、洗澡、按摩、让宝宝安静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入睡,白天小睡的程序可以简化。
当宝宝习惯后,就会知道什么情况下应该睡觉,睡觉应该是安静的躺在床上睡的。
作者小果,国内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因为二宝是个睡渣,所以潜心研究婴幼儿睡眠,如需了解更多有关宝宝睡眠知识,欢迎移步公并关注众号十月芒果。
1. 先把小宝宝的习惯培养起来。虽然说母乳喂养要遵照按需喂养的原则,但是如果太频繁的喂养,妈妈也会身心疲惫,不利于休息产奶。所以可以稍微控制按照时间来喂养。如果是还没添加辅食,月龄小于6个月的小宝宝, 可以把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喂养一次,倘若时间到了,小朋友闹腾要吃奶,可以找个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或者妈妈和孩子一起互动。如果已经添加辅食的6个月以上的小宝宝,晚上的辅食可以适当丰富多一些,这样小朋友肚子比较饱,晚上醒来的频率应该也会有所下降。
2. 多给小宝宝揉肚子,婴儿的肠胃发育还没完全好,所以有时候哭闹不一定是肚子饿,而是肠胃不舒服了,比如肠绞痛,胀气,肚子硬,也会引起小孩的不适。每天洗完澡后,给小朋友做身体抚触,按摩。手上抹点茶油或者婴儿油(更推荐天然茶油),绕着肚脐,逆时针按摩五分钟,力道不需要太重,以小孩子的舒适度为准。然后再给孩子的肚脐抹点茶油,会缓解这些不舒服的症状。
3. 小盆友哭闹还有个原因可能是太热了,很多老人家喂养都给孩子穿的比较多的衣服,但实际上小宝宝的衣服穿的应该是和大人差不多,甚至更少,所以在给孩子穿多少衣服的问题上,年轻的爸妈可以参照网上的穿衣规则,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免给孩子造成不舒适的感觉。
这是很多新手妈妈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新生儿来说的确会吃奶频繁些,因为他的胃容量比较小,同时在这个时间是按需喂养的,因此大多新生儿都是2小时左右喂一次,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的确非常频繁了。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这个时候其实孩子本来就是不是吃就是睡的,平均睡到18-20小时就可以了。小宝宝睡眠也有一定的规律,会有浅睡眠期深睡眠期,有时候浅睡眠期会偶尔睁开下眼睛,或者突然哭闹两声又睡了,这个时候不要打扰他拍几下就好,不需要抱起来,反而回打破他的睡眠规律。这样也会睡得多一些。
另外,如果每次吃不到5分钟就睡的,可以捏捏宝宝的耳朵,让他继续吃一会儿,这样也会一次吃得饱一些,然后再睡。
最后,如果宝宝吃完还在哭闹嘴巴咋把想要喝奶的,那就表明真的不够,可以暂时添点奶粉,混合喂养一下,让宝宝过度一下。平时还是需要让宝宝多喝母乳,宝宝的吸吮是最好的刺激,妈妈自己喝汤喝奶,奶水会逐步多起来的。此外,妈妈要好好休息,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也是下奶很好的保证。
我是育婴讲师徐芳老师,同名公众号期待你的关注!如果觉得有用,欢迎点赞评论哦,谢谢!
很多新手爸妈在刚刚升级做父母的时候,都会有些不知所措,手忙脚乱之余,自然希望宝宝多睡一会来让自己喘息一下。结果事与愿违,大部分小月龄的宝宝简直就是“睡渣”——一点点声响就会惊醒,醒来之后只有吃上母乳才能停止哭泣,吃一段时间又睡着了,过一会又醒了……
恶性循环,崩溃之后,总是不甘心的想问一句:“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天使宝宝,我家只有捣蛋鬼啊?”
其实这里需要解放一下你的思维模式,小宝宝睡眠时间短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原因有二:
1、 宝宝睡不安稳大多数都是正常生理现象。因为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不够协调,容易兴奋,稍微接收到一些刺激,就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婴儿惊醒,随着婴儿的渐渐长大,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步步完善,这种生理现象会自然消失。
2、 宝宝的睡眠形态与成人不同,成人是以深睡眠为主,在短暂的浅睡眠之后立即进入深睡眠状态,但是宝宝的睡眠却是以浅睡眠为主,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浅睡眠之后才会进入深睡眠状态,如果再宝宝浅睡眠的时候出现一些声音刺激,警觉性高的宝宝就会醒来。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所以,总结起来,吃奶频繁、睡眠短是小宝宝的正常表现,而且说明宝宝警觉性很高,自我保护反馈机制敏感,大量的浅睡眠也会让宝宝的大脑发育更加的完善,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宝宝会更加的聪明机灵。
那么,对于这样的宝宝真的就只能束手无策了吗?给你一些小小的辅助睡眠方法,当然了,不用也可以,只需要耐心陪伴,过几个月这种表现自然就会好转了。
1、 判断是否存在影响睡眠质量的情况
(1)是不是尿了、饿了?
有尿意的时候,有的宝宝会被尿意吓得哭闹;尿不湿过紧、过湿同样会引起宝宝睡不安稳,换了干净尿片,宝宝可能会接着睡。
如果孩子在平时吃奶的时间醒了,左右两边摇头寻找,一般是饿了或渴了。
(2)是不是环境不舒服?
一般大人都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照顾孩子,醒了闹了,先得摸摸孩子双手和背部的温度,很热或面红耳赤可以适当减少衣物或松开被子。根据气温,选择一个合适的睡袋更重要。另外捂紧了、盖重了、太亮了、吵了都会干扰孩子睡眠。
(3)心理刺激?
回忆一下孩子今天是不是去了什么新环境,身边有些什么变化?或遭受较大的情绪波动或心理刺激,如惊吓、过度兴奋等,夜里也会睡不安稳。
(4)是不是生病了?
如果不是以上问题,就要结合孩子近期饮食作息、情绪起伏、身体变化等仔细观察,量量体温、观察大便、哭闹时的表情动作等,睡眠不佳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某些问题。
2、 建立睡眠仪式感
从宝宝一生下来,就要坚持执行睡眠仪式,比如找一首晚安歌曲,每次睡觉前都放给宝宝听,形成习惯;或者妈妈陪着宝宝,拍一拍背部或臀部,将光线变暗,告诉宝宝该睡觉了。看上去小宝宝似乎听不懂我们在表达什么,但是一旦形成固定的刺激,宝宝在同样的情境下就会更容易进入睡眠了。
以上。
思维解绑,小儿好养。欢迎关注公众号“芭菲小鹿”,一起交流育儿与成长。
三个月以内的按需喂养的母乳宝宝会出现吃奶频繁、睡得短的情况。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小时宝宝醒来哭闹要吃奶的情况,有时候间隔的时间久一点,约两个小时左右。
宝宝的睡眠模式与成人的睡眠模式不一样,由浅睡眠转入深睡眠,一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所以如果宝宝睡着之后,大人仍抱在怀里十几二十分钟,再放宝宝自己在床上睡觉,你会发现宝宝睡一次觉的时间更短。因此,宝宝睡着后尽量放下床拍睡,不要抱过长的时间,以免到了一个睡眠周期。
那么,针对宝宝吃奶频繁怎么做呢?
首先,喂奶的间隔时间尽量固定,一般两小时为宜。如果宝宝吃奶太频繁,妈妈的乳房还来不及生产足够多的奶,这种情况下宝宝吃不饱,妈妈也筋疲力尽。此时妈妈应该给宝宝调整一下吃奶的间隔时长了。
其次,应该注意培养宝宝吃——玩——睡的作息习惯。一般3个月以内的宝宝会有吃着奶吃着就睡着的情况,容易让宝宝建立“吃奶=睡觉”的关联。这样一来宝宝没有吃饱,二来醒来后精力充沛没有地方发泄,出现妈妈很困,宝宝很兴奋要玩的情况。所以,每次喂奶时应该让宝宝保持清醒,如果要睡觉了可以摸摸宝宝的耳朵,小掌心,或者按按摩,即使只能醒半分钟,也是好的。尽量让宝宝养成吃——玩——睡的习惯。
此外,全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每次宝宝吃奶时,一定要把两边的乳房都吸空。宝宝出生的一个月内,因为乳房需要逐渐适应宝宝的胃口来决定生产多少奶,所以这个月奶不够吃是正常的,妈妈们要保持好心情,并且注意休息,这样才能让宝宝的需求与奶的产量达到平衡。
希望以上对你有帮助。
喜欢记得点赞哦,欢迎关注智慧妈妈育儿说,与你分享更多育儿知识。